据统计,有80%的人经历过腰痛,在腰椎管狭窄、腰椎滑脱和骨折等严重问题以外,常见的原因就是腰椎间盘突出。过度的负荷、不恰当的姿势、损伤或劳损、妊娠以及遗传发育因素都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。
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,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,因此预防的重在于减少积累伤,而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有轻重之分,一般按其突出的程度分为4个阶段:
01.膨出
髓核在纤维环中向后移位,整个间盘亦后突,但为平滑和对称后凸,一般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度症状。
02.突出
椎间盘向后方明显突出,但髓核仍在纤维环内,突出为非对称性,可压迫神经根引起明显的症状。
03.脱出
椎间盘内的髓核突破纤维环,进入椎管,对神经造成严重压迫,但尚未完全从纤维环中脱离。
04.游离
椎间盘内的髓核完全从纤维环中脱离,在椎管内可自由移动,常与神经之间发生粘连。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有时与症状并不平行,也就是说,不一定突出严重的椎间盘所引起的症状也重。
如果腰椎间盘突出出现症状,90%以上的患者都会以腰痛作为早期表现,以持续性的钝痛为常见。疼痛在平卧位时减轻,站立位、坐位时加重。除了腰疼之外,患者还会出现腰部活动受限、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等症状。但是不少患者会误以为腰痛是腰肌劳损、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的腰痛,从而错过治疗时机。
腰椎间盘突出自测
判断自己是否是腰椎间盘突出:
平躺在床上,双腿伸直,被动抬高一侧腿部,如果腿部抬高在70度以内出现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疼痛则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,此时可能是患有腰椎间盘突出。
每个椎间盘都是来辅助完成腰部的弯曲、后伸和旋转等动作,同时在跑步、跳起时起到缓冲压力、吸收震荡的作用。然而,腰椎间盘出现退化后,很容易发生结构的改变。所以,不要贻误病情,应配合医生在不同疾病阶段采用相应手段治疗,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,恢复健康生活。